生物识别市场站上风口 收割还需做乘法
浏览次数:339次 发布时间:2018-06-08
生物识别技术凭着安全、可靠、便捷等优势,在人们备受网络安全问题困扰的时代,一举成为网络安全的“守护神”。生物识别技术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行业发展渐入佳境,市场规模日益壮大,前景大好。下面就随安防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虹膜识别先声夺人满足银行强需求
在电影大片中,通过扫描视网膜开启保险箱、金库或重要场所的酷炫场景想必很多人都看到过。这种扫描视网膜的方式就是虹膜识别技术,能够借助生物识别特征来实现身份识别,提升安全保障水平。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生物识别领域也开始“走红”。继人脸识别技术大热之后,虹膜识别技术也踏出了飞速前行的步伐,市场发展不断加快。就国内而言,银行业场景或将为接下来主要的市场增长点。
虽然在国内虹膜识别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是在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虹膜识别技术已经在国土安全、金融安全、公共安全等高安全需求场景广泛使用,取得了较为成熟的市场表现。正因此,我国虹膜识别市场的渗透空间还很大,未来增长潜力有望持续释放。
人脸识别火力全开应用遍地开花
近几年,人脸识别技术在安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手机、商场、公园等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从事人脸识别技术的企业很多,国外知名的有google、facebook、斯坦福、卡耐基等;国内这些年也涌现了很多实力派,如海康威视、科大讯飞、商汤科技、云从科技等。国内这些主流的人脸识别企业,技术方案各有特点。如海康威视的人脸识别技术,其人脸识别系统在识别准确率上非常不错,前端智能-深眸、分布智能-超脑NVR、中心智能-海康脸谱,均融合深度学习算法,前后端深度智能为人脸大数据应用提供有力支撑。人脸识别系统广泛应用于平安城市、交通枢纽、智慧医疗、商业连锁、银行、学校、园区、边检等各行各业。
指纹识别落地生花蓄势待发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早几年的指纹考勤机、门禁、指纹锁、箱柜,到最近的二代身份证增加指纹信息,甚至大部分智能手机也带上了指纹识别功能。种种应用都证实,指纹识别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和安全。据调研机构Yole预测,未来5年,指纹识别市场的复合年增率(CAGR)将达到19%,市场规模有望从2016年的28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47亿美元。最初只是作为方便手机解锁功能的元器件——指纹识别传感器,如今在智能手机移动支付业务的带动下,已经变成要为移动支付把关的重要安全元素。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的指纹识别市场,大多来自于OEM厂对全玻璃设计与防水功能的需求。这促使CMOS/TFT、超音波侦测等新技术,进一步推动高整合型指纹识别技术的演进。
论行业趋势:三种方式应结合互补释放“乘法”效应
随着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市场需求日益强烈,技术整合融合(采用两种或以上的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与人脸识别搭配;指纹、人脸再加虹膜识别等)进一步确保信息安全成为发展大势。未来,复合生物识别技术将逐步取代单一生物识别技术。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新一代的生物识别技术以其独有的特性,必将引领着单一的生物识别方式向多模态生物识别方向转变。以人脸、虹膜、指纹、指静脉等主流生物识别技术为核心,接入语音识别、语义识别、图像识别(OCR技术)等技术,用户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不同的生物识别技术或者结合应用多种生物识别。
例如指纹/人脸人证合一:基于指纹识别或人脸识别技术,用户在刷取身份证时,可利用现场获得的指纹信息或人脸图像与身份证内已存指纹信息或芯片照进行比对,科学、精准的确保人证合一;可以广泛应用于火车站、网吧等场所的人证合一核验,以及手机号码、银行卡、火车票、网络等实名制应用场所。
相比单项或多种生物识别技术,多重生物识别技术的优势是明显的,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的有机融合,实现了“11>2”的效果,并推动了其在大型系统的普及应用。它通过各种独立的或多种采集方式合而为一的采集器,来采集不同的生物特征,并通过融合算法对采集到的各种不同的生物特征进行统一处理,综合判断得出最终的识别结果。这样的处理方式和结果更快速、准确率更高,并且系统可扩展性更好,最终使整个系统达到新的安全高度。这种融合算法尤其适用于大型的政府公共项目,如护照系统、签证系统、出入境管理系统、选举系统等等。
结语
越独特、越丰富、越稳定的生物识别方式,越安全。假以时日,我们身上那些繁琐的证件将彻底消失,而取代他们的,就是每个人身上那一整套独一无二的生物识别信息。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